秉持著堅持品質、責任、精心、執著的理念,致力成為您滿意的合作伙伴,為客戶提供完善的產品和服務。
選購系統門窗,主要看什么? 影響門窗質量的6大性能指數,隔音性、隔熱性、安全性、水密性、氣密性、抗風壓性,都有相關的國標性能分級,但在實際選購系統門窗的時候,不是指數越高越好,要根據自己家的實際情況來。 錦囊一:挑型材有門道 市面上門窗的型材,主要有三種材質,一般俗稱塑鋼、彩鋁、斷橋鋁。從性能上看,我們大致可以認為斷橋鋁>彩鋁>塑鋼,但是也不盡然,比如有些進口品牌系統門窗就有非常的PVC-U(塑鋼)型材產品,當然價格也不低。 斷橋鋁這個名字中的橋是指材料學意義上的“冷熱橋”,而“斷”字表示“隔斷”,也就是“把冷熱橋隔斷”,很多人會覺得,好好一座橋,為啥要隔斷?因為鋁合金是金屬,導熱比較快,所以當室內外溫度相差很多時,這座橋就會努力地去完成熱量的傳導,這樣一來,隔熱能力就弱了。所以斷橋鋁在一體化的鋁合金中間,用隔熱條,實現了把橋打斷,給原來暢通無阻的導熱過程橫插一腳,讓熱量無法正常地通過門窗本身,也正因此,帶來了更好的隔熱效果。 但是,斷橋鋁門窗并不等于系統門窗,系統門窗之所以可稱為“系統”,是因為它的綜合性能。 一些商家會誤導消費者說斷橋鋁型材的寬度越大越好,密封性能越出色,100mm寬的一定比80mm寬的強云云。其實并不然,有一些是因為加了一層紗窗,所以必須增加寬度。還有些小廠家的劣質型材,甚至采用大量穿條來“虛撐”寬度規格。 常規的不含紗窗的型材, 65~70mm寬就可以滿足大部分正常家庭的需求,隔音要求高一點的,80mm寬已經是非常可觀的規格。而且鋁型材本身自重較大,對墻體也有較高的要求,安裝和維護成本更高。 ps(同等配置下,按理是越寬越好。個人建議起碼≥100mm,市面有70mm,80mm,100mm,108mm,以及110mm等) 關于型材還有一個重要的指標就是壁厚,壁越厚,則越扎實。目前中高端產品普遍采用1.8mm壁厚的型材。1.8mm壁厚的80型材的成本甚至比1.4mm壁厚的110型材更高。所以大家不要看到三位數就覺得好。壁厚肉眼可見,也可以隨身攜帶一枚一元硬幣作為參考(一元硬幣厚度為1.85mm,五角硬幣厚度為1.65mm) ps(新國標要求型材壁厚≥1.8mm,低于這個數值都是在處理存貨) 錦囊二:隔音隔熱,玻璃很關鍵 商家在介紹自家的門窗時會說到雙層中空玻璃、三層中空玻璃、夾膠玻璃等等,它們分別代表什么意思呢? 門窗玻璃有一個常見的公式,X+YA+X,X表示玻璃的厚度,中間數字代表了中空的厚度(A就是AIR,空的意思),所以5+10A+5,就是指5mm的雙層玻璃,中間為10mm的中空。當然也有一些X+YA+X+YA+X的,比如5+9A+5+9A+5,就是三層5mm的玻璃,中空厚度為9mm。如果要在中間安裝百葉,中空的厚度就會更大一些,比如常見的5+23A+5。中空的厚度理論上是越大越好,隔絕性能就更強。 玻璃的中空工藝,看似簡單,實則復雜。好的玻璃中空工藝,不僅需要排出原有的空氣,還需要注入惰性氣體,再經過嚴格的密封,這樣才不會起霧,更不會產生冷凝水滴,也就不會因為水滴導致微生物滋生,在玻璃的內側長出霉點。 夾膠玻璃的工藝更復雜,氣密性也更強,有些雙層夾膠玻璃的性能,可以與三層中空玻璃的性能相當。還有針對高紫外線輻射地區的Low-E玻璃,能夠更有效地降低紫外線的過多滲入。 當然,層級越高、技術工藝越先進的玻璃,系統門窗的造價自然也會水漲船高,所以挑自家適合的就好,不必唯“指數”論。 ps(首先肯定要有3c認證,其次有條件的土豪可以選擇三玻兩腔帶雙low-e貼膜的,預算少些的好也帶單low-e貼膜的) 錦囊三:還要看服務、設計和安裝 系統門窗的優勢不止在于型材和玻璃這種大材料用得好,更重要的是配套服務和細節。針對上面提到的水密性、氣密性、抗風壓能力而言,門窗其他部分的工藝也是非常重要的。 例如結構拼接部位,由于是硬碰硬,不可能保證完全密封,所以拼接處必須要進行注膠處理,堵住一切的滲漏點。再比如窗扇與窗框之間,還可利用型材本身的多層次排布和高低差,讓水還來不及滲漏,就先行排走流出。再采用隱形下排水,讓水垂直下落,保證流速,且不易受到強風的干擾。有堵有疏,才能確保哪怕遇到極端天氣,都能保證門窗扛得住,擋得住! 此外,窗扇的開合方式(平開/推拉/固定……)、方向(內開/外開/左開/右開)、分隔、執手、玻璃的配置……所有這些都需要結合用戶的實際生活場景來進行個性化精細設計,絕非一張草圖就能交差的。 安裝也非常重要,俗話說三分貨七分裝。裝不好,不僅是浪費了好產品,更有可能造成各種隱患。有很多家里的門窗透風漏氣、污損墻面,甚至有窗扇下墜、高空掉落的風險,都不是因為門窗本身的質量問題,全都是不規范安裝造成。更有甚者選用劣質的密封膠,耐候性差,時間稍長就變性、發霉、失去密封效果,還帶來空氣污染。 結語 門窗是家裝中不容易被人一眼就看到的東西,但是卻能一票否決居住的舒適度。而且使用周期能長達10年以上,可謂是家中耐候的組成部分。建議大家多去逛逛、看看,實際體驗一下,再做決定。
選擇系統窗真的有必要嗎? 為什么要選擇系統門窗? 很多人并不知道該從哪些方面去了解系統門窗,相比于普通門窗,當你在實際生活遇到了以下問題時,你會發現系統門窗——真的香。 狀況一:噪音太大? 可能是門窗的隔音性能不過關 普通門窗常見的問題:隔音差。噪音影響休息、干擾正常的起居生活,甚至導致神經衰弱。數據顯示:暴露在噪音70分貝~90分貝的環境中5年以上,高血壓的危險性要高出正常值2.47倍。 按照國標對門窗隔音性能的分級,如果隔聲量達到高標準(6級),能降低45分貝的噪音水平。 這是什么概念,就算室外常有汽車經過,噪聲達到85分貝,只要關好門窗,室內也能確保低于40分貝的水平,達到國家《聲環境質量標準》的夜間0級水平,相當于室內噪音只有冰箱的嗡嗡聲那么大。 狀況二:空調制冷制熱都不好,還費電? 你需要隔熱性能更好的系統門窗 制冷制熱效果差,是空調質量不好嗎? 空調說,這個鍋,可不能只有我背。房間門窗的隔熱性能差,自然效果不好,還費電。這個道理太簡單了,大家試想一下極端情況,就算這空調暖氣再厲害,你給裝在大操場上(完全沒有門窗),那也是一點作用都不起啊。 門窗本身的散熱量是墻體的5-6倍,能占建筑總熱損失的40%以上!所以選擇隔熱性能良好的系統門窗,才是暖通效果的保障。 關于門窗保溫性能也是有國家標準的,計算過程很復雜,普通消費者只要認準一個——創熱系數(K值)就可以。K值越小,則隔熱越好。 在我國南方地區,K值達到1.8-1.6比較合理,北方需求更高一些,可以到1.4-1.2。關于國標的系數,可以要求系統門窗品牌出具相應的檢測報告。 狀況三:孩子攀爬墜落的事故頻發? 門窗的安全性能,從系統設計上去解決 近期頻現報道的高空墜亡,特別是兒童的意外墜亡案例,讓人心痛不已。誠然這其中有大人疏于看護的原因,但如果室內和室外本身就具備一道安全的隔離呢? 美國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視崖實驗(Visual Cliff,Gibson&Walk,1961)通過對不同年齡的兒童進行深度知覺測試,結果發現,年紀越小的孩子,越不害怕爬過看起來更深的“懸崖”,這表明孩子年齡越小,越難察覺到高度可能帶來的傷害。所以必須要引起高度重視! 普通的門窗,只能依靠加裝護欄防護,但是護欄只有1米到1.1米的高度,很多兒童都可以通過攀爬沙發或其他家具越過護欄,保護形同虛設。 而系統門窗,可以在設計階段,通過合理設計開扇大小、開扇方向、限 制開窗角度、增加兒童鎖、防誤開紗網、紅外檢測識別等,從原理上就防止高墜危險的發生。
陽光房的建造是根據每個人的愛好,從21世紀形式來看的話,陽光房的建設是很多人都想要的生活,可以在這里放松一天的心情,不過這就是看你怎么布置陽光房了,有的布置溫馨舒適,有的是那種聊天的形式,陽光房的建設也就是通過這方面的建造形式來定位。 建造式陽光房多由陽臺或露臺而來,因此是處于整套居室內的,所以視覺的連貫性特別重要。陽光房雖然以親近陽光為主,但是與居室的整體風格仍要相吻合。這個陽光房的整體色調、風格與整套居室的風格是一致的,內室米色的墻壁以及藤制的椅子構成了這塊區域的主要風格,那就是休閑和輕松,這也是陽光房需要的感覺和味道。 陽光房視覺的連貫性不僅僅體現在室內光線的一致上,也需要和外界相連通。因為陽光房處在別墅的首層,外面就是庭院,因此就將外部的區域納入了視覺范圍內,構成了一個和諧的整體,帶來更加放松的體驗。 從一些不同的形式來體驗生活中樂趣,從不同的角度來建設陽光房,除了是自己放松、休息的地方,其實也是好的會客以及休閑的場所,這就是建設陽光房的一種表現的形式,從21世紀的形式來看的話,很多人都是利用陽光房是自己放松、休憩的地方和三五好友小坐,喝茶、聊天,身處這個區域的時候就會不由自主地放松 下來,曬著冬日里的暖陽,身心在這一刻得到放松。綠色植物也不僅僅有裝飾作用,其帶來的生命力和親和力也為居室增色不少。將陽光房定位在放松和休閑的作用上,恐怕是大多數設置陽光房家庭的想法。所以陽光房的功能作用,也就確定了其裝修裝飾風格,大多想營造出一種溫暖而放松的氛圍。從這樣的效果來看的話,陽光房就是能夠讓你放松一天的心情。